安徽财经大学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12-09-19 浏览次数: 1232 作者:

专 业 代  码: 060105

所属学科门类: 历史学

所属一级学科: 历史学

所属学院(所):政治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史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具有扎实的史学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宽的知识面;较清楚地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学位获得者能够胜任高等院校或科研部门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文化、新闻部门从事研究或实际工作。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使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搜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

4.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两年半。经导师同意,学生可以提前修完学分,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毕业。毕业证、学位证按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制订的时间签发。

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四、第五学期为教学实践、调研实习、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时间。不能按时答辩者,可申请保留答辩和学位申请资格并办理相关手续,但应在四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三、研究方向

1. 中国文化史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学术思想及相关的史实、制度与流派人物等,阐发中国文化的价值意义,以及中国文化在近代的发展走向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

2.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主要以1931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为研究对象,从中日双方的政治经济力量、中国国内各方势力的关系、国际因素等方面,探讨战争的爆发与演变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抗日战争对中国、日本的影响以及对国际关系与世界形势的影响。

3.区域社会经济史

主要以各个历史时期区域社会经济形态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传统社会经济与现代社会经济之间历史的连续性,力图揭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全国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与影响。

4.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主要以明清之际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为研究对象,注重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思想文化的意义与影响;探讨在中学、西学、传统、现代等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路径、方法及其启示。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培养工作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重视实际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 在教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研讨班、专题报告或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课外读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研究生入学2个月内确定导师。采用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来确定指导教师与学生。如在中途需要调换导师或学生,需经导师组同意并报学校批准。

4. 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研究方向的需要,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报导师组研究同意。

5.由学院负责聘任具有相应水平的教师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学。任课教师必须为研究生选定教材和参考书,所选用的教材和参考书能反映本专业国内外先进水平。教学要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导师组要及时了解与掌握教师教学工作情况与学生思想动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培养方案采用学时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教学、设置课程。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具体设置见附表1。

学分要求。应修总学分数为:1.学位课16-18学分;2.专业必修课10-12学分;3.专业选修课8学分;4.任意选修课4学分。

六、实践环节与科研能力

实践环节包括:参加社会调研、到对口部门进行专业实习、从事教学实践、参加学术讲座。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基本趋势,提高独立思考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科研组织能力。

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实践环节,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进入课题研究领域;学会查阅中外文专业资料的方法;提供科研能力;独立发表论文。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按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于全部课程学习结束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要求

论文选题要从其研究方向范围内提出,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经导师审核同意后,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就论文选题的有关内容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应包括:选题依据(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有关本题的研究动态、先期成果;研究方案(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有关问题、特色与创新性、研究方法、计划及时间)等内容。开题报告必须经导师组讨论通过后,方可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2.论文撰写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按时完成,并打印成册。论文中能够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与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结构层次分明,语句精炼通顺,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并有一定的创新。硕士学位论文应在3万字以上,论文摘要应在3000左右,并附英文摘要。导师应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评语。

学位论文应按规定于第五学期第八周前完成。

3.论文答辩要求

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调研实习、教学实践等项目,经考核取得学分,且学位课程成绩必须达到75分以上,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经导师同意后,可提出论文答辩申请,经导师组及所在学院批准后,方可组织论文评阅和答辩。申请答辩时,应交出打印完成的论文及其摘要。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5至7人组成。根据学位论文、研究生陈述、对所提问题的回答情况,答辩会成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学位等作出决议,并写出评语。论文获全体答辩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并经学位分委员会同意后,方能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一般在毕业前一个月完成。

4.学位申请条件

按《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二章第三条执行。

5.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各项教学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的,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进行修改,并重新申请答辩。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答辩仍未通过者,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不授予硕士学位。

没有完成课程学习或学位论文的,做肄业处理。

研究生毕业、结业、肄业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自主就业。

八、研究生阅读书目

    见附表2

九、其他

本培养方案一经制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如有变动,必须履行学校规定的审批手续。

本培养方案从2009级研究生开始执行。